善導大師<勸化偈>演析-1(慶’23.6.26)
善導大師傳中有一首<勸化徑路修行頌>,又稱〈勸念佛偈〉或〈勸化偈〉:
漸漸雞皮鶴髮,看看行步龍鍾。假饒金玉滿堂,難免衰殘老病。任 汝千般快樂,無常終是到來。惟有徑路修行,但念阿彌陀佛。
宋代之後,常被淨土相關著作引用;雖有人疑其作者之真偽[1],而不礙其傳誦與影響。此頌(偈)與〈歸去來讚〉、〈無常偈〉[2]有異曲同工之妙,都是八句,前六句嘆「娑婆」,後二句歸「極樂」,令人聞而生「厭穢欣淨」之總安心[3];亦即《觀經疏》之「說偈勸歸」云:「生死甚難厭,佛法復難欣。共發金剛志,橫超斷四流,願入彌陀界!」
〈勸化偈〉以「老病死」三苦,點出娑婆世間的苦多樂少(唯苦無樂),不可靠、不宜居;轉而勸令大眾警惕「無常」而至心「念佛」,往生極樂。
前兩句的雞皮、鶴髮、行步龍鐘,是「老衰」最常見的相貌,皮粗而鬆弛、髮白而稀疏,再加上視茫、齒掉、耳背,氣力嬴弱、走路遲緩、精神耗減、壽命逼促,…….是人生「八苦」之一。《中阿含》31〈分別聖諦經〉云:
頭白齒落,盛壯日衰,身曲腳戾,體重氣上,拄杖而行,肌縮皮緩,皺如麻子,諸根毀熟,顏色醜惡。
《阿毘達磨法蘊足論》卷6<聖諦品>云:
云何老苦?老、謂老時發落髮白,皮緩面皺,身曲背傴,喘息逾急,扶杖而行,支體斑黑,衰退暗鈍,根熟變壞,諸行故敗,朽壞羸損,總名為老。……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;說老為苦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1云:「於五處(盛色、氣力、諸根、受用、壽量)衰退,故苦」。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六註釋云:
腰曲如弓,頭白如艾,額如砧板,皺紋充滿,……於坐時,如袋斷索,起如拔樹,語言遲鈍,行步緩慢;……眼等不能明見色等,重忘念等,減念力……受飲食等,極難消化,又無堪能受諸欲塵。……壽多滅盡,速趣於死。[4]
老之苦在於各種色身功能的衰退(老化),不能行動自如。伴隨而來的是「病痛」,最後的結局是「死亡」,這就是世間人「色身」共業的變化與苦逼,既不能避免,又不肯接受,因此,引生「心情」上各種煩躁、怨恨、哀嘆、貪執。如前引《阿毘達磨法蘊足論》卷6<聖諦品>云:
病謂頭痛,眼痛,耳痛,鼻痛,舌痛,………及餘種種,依身心起。……壽/煖/識滅,命根不轉,諸蘊破壞,夭喪殉逝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1云「病苦」五相:1.身性變壞,2.憂苦增長多住,3.於可意境不喜受用,4.於不可意境強受用,5.能令命根速離壞。「死苦」五相:離別所愛之1.財寶、2.朋友、3.眷屬、4.自身,5.備受種種極重憂苦。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六註釋云:
病苦分五:1……身肉銷瘦,皮膚乾枯等。2.……身中水等諸界,分不平均,增減錯亂,身生逼惱,心起憂痛,而度晝夜。3.……諸可意境,於病有損,雖欲享受,而不自在;如是諸威儀道,亦多不能隨欲;4.……諸非悅飲食藥等,須強飲用,如是火炙及刀割等,諸粗苦事,皆須習近。5.……見病難治,便生痛苦。
死苦分五:……死劫猶如水漂木,獨去無伴無二人,自業具果無自在。[5]
病之苦是四大不調和、五欲不自在,及由此引生心理的煩悶、憂慮;死之苦則是被迫離別平生所愛的各種人事物,及面對不可知的恐懼。
如上所述,人生的結局是「衰殘老病」,縱然奮鬥了一輩子,累積了大財富,也享用不到;且落得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;死後更將輪轉於三惡道,豈不苦上加苦無了期!《佛說無常經》:
生者皆歸死,容顏盡變衰,強力病所侵,……假使壽命滿百年,終歸不免無常逼;……此老病死,於諸世間,是不可愛,是不光澤,是不可念,是不稱意。
《南傳法句經. 老品》:
此衰老形骸,病藪而易壞;朽聚必毀滅,有生終歸死。……骸骨如鴿色,觀此何可樂?
之所以「老病死」,皆由於「生」,向前回溯「十二因緣」,則是:有--取--愛--受—觸--六入--名色--識--行--無明。佛教的修行,就在於永斷「根本(無始)無明」,證得四種「涅槃」,也就是「無生」法忍,無「生」則無「老病死」,不生亦不滅、不來亦不去。然而,這樣的修行,從凡夫位到佛地,須經五十二階、三大阿僧祇(無量)劫,且過程中「退墮」之緣甚多,不是末法(五濁)的多數眾生所堪能,因此,善導大師勸諭大眾轉依「易行」道之捷徑,念佛乘佛願,往生極樂國。《無量壽經》云:
人在世間,愛欲之中,獨生獨死,獨去獨來,當行至趣,苦樂之地,身自當之,無有代者。
世人心意俱然,愚癡曚昧,……不知生所從來,死所趣向,不仁不順,逆惡天地,而於其中,悕望僥倖,欲求長生,會當歸死。
五痛五燒,展轉相生;但作眾惡,不修善本,皆悉自然入諸惡趣。或其今世,先被殃病,求死不得,求生不得,罪惡所招,示眾見之。身死隨行,入三惡道,苦毒無量,自相燋然。
人能自度,轉相拯濟,精明求願,積累善本。雖一世勤苦,須臾之間,後生無量壽佛國,快樂無極,長與道德合明,永拔生死根本,無復貪恚愚癡,苦惱之患,欲壽一劫百劫,千億萬劫,自在隨意,皆可得之,無為自然,次於泥洹之道。
《無量壽經》開示的法語,即是善導大師此偈的根據;《往生禮讚》亦云:
流浪三界內,癡/愛入胎獄,生已歸老死,沉沒於苦海。
願捨胎藏形,往生安樂國,速見彌陀佛,無邊功德身。
娑婆業報的四苦八苦,較之於淨土化生的安樂涅槃,其苦/樂、穢/淨的對比,極其懸殊而明顯,多經世事或略有知識者,或因此而生「厭/欣」之心,發願往生極樂國,見佛了生死也。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.出家事》卷二:「積聚皆消散,崇高必墮落,合會終離別,有命咸歸死。」[6]印順法師《成佛之道》:「國家治還亂,器界成復毀:世間諸可樂,無事可依怙。」世間法的個人是「生老病死」,環境是「成住壞空」,這樣的無常變化,難以把握而成了苦事;淨土界則不然,人是「智慧高明,神通洞達」、「虛無之身,無極之體」,國是「清淨安穩,微妙快樂」、「建立常然,無衰無變」,也就是「涅槃」之身、「酬報」之土,光壽無量,莊嚴無等,乃不可思議的「第一義諦,妙境界相」。
[1]道端良秀/著.佛可法師/譯<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>云(取意):〈臨終正念訣〉與〈勸化徑路修行頌〉頗為可疑,且有「真偽」的問題;是勸勉「念佛」的八首六言偈文,宋代以後,常為諸師引用,如:明‧梵琦《西齋淨土詩》、清‧道霑《淨土旨訣》、古崑《淨土隨學》上、芳慧《淨土承恩集》、廣貴《蓮邦詩選》、觀如《蓮宗必讀》。慶案,此文有二處錯字:清‧道霑,應改為「道霈」;《蓮宗必讀》應改為《蓮修必讀》。
[2]其一、「歸去來,魔鄉不可停!曠劫來流轉,六道盡皆經,到處無餘樂,唯聞愁嘆聲!畢此生平後,入彼涅槃城!」其二、「人間匆匆營眾務,不覺年命日夜去,如燈風中滅難期,忙忙六道無定趣;未得解脫出苦海,云何安然不驚懼?各聞強健有力時,自策自勵求常住。」
[3] 詳見淨慶<歸去來~《觀經》的發起序>,及象山慶<善導師「歸去來.讚」今詮>二文
[4] 殷正洋….〈佛陀的一生〉(老苦):……白髮散亂,舉步艱難,氣力漸消身形慢;行不便,深有感,青春韶華終有限;視衰減,齒不堅,驚覺歲月去不返!流逝光陰、侵吞餘命,不應失真、虛度此生;老去的苦悶,分秒蹉跎的警鐘。
[5] 殷正洋….〈佛陀的一生〉(病苦):……病人形癱,膿瘡惡臭臥草間;失神喪志,呻吟哀嘆,骨瘦伶仃毀容顏。重病纏,人生厭,平生摯愛皆離遠。滿腹怨,心昏暗,瞋恨牢騷生惡念;病癥摧殘、身心扭轉,惡道苦報、真實上演。患病的苦難,無常環伺的兇險!
(死苦) ……屍骨四散,送葬哭喊聲震天!哀傷親眷,功名錢權,一切執著已無關;求平安,貪壽緣,地水火風終消散!命有限,難拖延,貧富窮通同一般;人生苦短、無可愛戀,壽終必然、誰能避免?死亡的苦嘆,醒思生命的意涵。
[6]《撰集百緣經.佛說法度二王出家緣》亦云:「高者亦隨墮,常者亦有盡,生者皆有死,合會有別離。」最詳盡的是《法句譬喻經‧無常品》:「有四事,不可得久。何謂為四?一者有常必無常,二者富貴必貧賤,三者合會必別離,四者強健必當死。於是世尊即說偈言:常者皆盡,高者必墮,合會有離,生者有死。」慧淨法師據此而講了「四不久保」的典故--<於淨宗書院為蓮友閩南語開示(三)>
善導大師<勸化偈>演析-2(慶’23.6.26)
亦如〈歸去來讚〉每有類似的應和之作[1];此〈勸化偈〉除了被單獨引述及解說之外,也有藉其詞而「析、演」之兩篇續作,如明.楚石梵琦(1296-1370)《西齋淨土詩》<析善導和尚念佛偈/八首>(簡稱: <梵琦-析>)、清‧為霖道霈(1615~1702)《淨土旨訣》【演善導和尚普勸念佛偈/八句】(簡稱: <道霈-演>),以下合併論述之--於善導師〈勸化偈〉每一句之後,順序附上1. <梵琦-析>、2. <道霈-演>各七段為對比[2]。
1.漸漸雞皮鶴髮
1精神未免枯竭。可憐老眼昏花,恰似浮雲籠月;妄想隨時出生,貪心何日休歇?不如及早念佛,苦海從今超越。
2光陰密密摧拶,見他老態堪憐,不解自己觀察,須知是身非身,一似瀑流聚沫,普勸及時念佛,勿待氣衰力脫。
<梵琦.析>除了點出「生理」上精枯、眼花之苦;更提及「心理」上妄想、貪心之累,就是《論語.季氏》的「及其老也,血氣既衰,戒之在得。」何晏《論語集解》:「年老象秋冬,秋冬為陰,陰體斂藏,故老耆好斂聚,多貪也。」李炳南《論語講要》:「老年血氣已衰,體力不濟,如貪求事功,希望有所得,不但身體不能適應,而且事情也辦不好,所以要戒得。」類似的老生常談,既是經驗,也是智慧,但對老人家是矛盾,心(缺乏安全感)「貪得」而身不從,要以此為「戒」又為難(看不開、放不下);既不肯面對(老病死)現實,也不能隨心所欲,患得患失,更是苦不堪言。因此,最妥當、最保險的養老法就是「念佛」求往生,藉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永離生死之苦海。
<道霈.演>雖也同情「老態」,更要藉此反觀,了知「是身非身,瀑流、聚沫」,就是說,四大之聚合變化的(色)身,不是真實不變的(法)身,如《維摩詰經.方便品》云:「是身無常、無強、無力、無堅、速朽之法,不可信也!為苦、為惱,眾病所集。」並以「聚沫、泡、炎、芭蕉、幻、夢、影、響、浮雲、電、地、火、風、水……」為喻,而結云「是身無定,為要當死;是身如毒蛇、如怨賊、如空聚,陰、界、諸入所共合成。」[3]而五蘊(受想行識)所成的(前七識/妄)心,更是種種「煩惱」的根源,可喻為「瀑流」:其力強大,深而難渡,順流而漂,能令「善品」流失;略說有四種「欲、有、見、無明」。若依《勝鬘經》所說,有五種「住地」煩惱[4]:見一處、欲愛、色愛、有愛,無明。前四種是覺知心相應的「起」煩惱(煩惱障種子);後一種是心不相應的「上」煩惱(所知障種子);若再細分,則「見一處」為見(分別)惑,「欲(界)愛、色(界)愛、有(無色界)愛」為思(俱生)惑,「(無始)無明」為(塵沙)無明惑。此五住地是生一切煩惱之根本依。
上述的「觀察」,對一般念佛人是太複雜、太為難了,因此,回到本分上,只須常識上、經驗上的感受「此身」的無常,青春總在恍惚中流逝,似乎一轉眼就老了,除了行動與心思的退化之外,種種病痛也讓人懊惱;這樣的年紀,很多慾望與想法都做不來了,更要緊的是為「後生大事」[5]預作準備,〈臨終正念決〉云:「世之大事,莫越生死,一息不來,乃屬後生,一念若錯,便墮輪迴。」因此,應趁此身還沒「氣衰力脫」,放下各種雜思妄想,把握時間,一心念佛,等待阿彌陀佛接引,往生極樂。
2.看看行步龍鐘
1首腹猶如簸舂。涉遠奈何力倦,登高徒自情濃。出門途路千里,拄杖雲山萬重。不如及早念佛,速瞻寶座慈容。
2咫尺千里難通,回想當年足力,枉自蹭蹬塵中,未曾踏著實地,那解反省己躬,普勸及早念佛,下坡快便[6]難逢。
<梵琦.析>:走起路來低頭靠腹(駝背),有如舂穀簸糠,這是就行步的遲緩費力,說「老態」龍鍾;拄著拐杖,想「涉遠」而路似千里、欲「登高」而山且萬重,都成了體能與心力上的困難。還不如趁此退休,安分念佛,可以往生極樂,瞻禮阿彌陀佛的寶座與慈容。
<道霈.演>:年老力衰,「咫尺」之路走來卻如「千里」之難;由此反觀青壯年雖體建力足,卻徒然在紅塵五欲中打滾、受挫,既不曾腳踏實地(真參實修),也不懂反躬自省(內觀斷惑),就這樣浪費生命,到老一事無成,死後三途受苦。奉勸大眾趁此老閒,及時念佛求生極樂;如此「易行功高」的法門,今世若是錯過了,百千萬劫難再遇。
3.假饒金玉滿堂
1珠翠綺羅艷妝。花下時時歌舞,樽前日日杯殤。尋思無限活計,畢竟難逃死王。不如及早念佛,臨終定往西方。
2日夜打算思量,一旦撒開兩手,都屬別人主張;昧卻自家寶藏,貪他瓦礫愴忙,普勸盡施念佛,西方乃是寶方。
<梵琦.析>:縱然一生富貴,滿堂金玉,每天配戴珍珠翡翠、穿著綺衣羅緞,濃妝艷抹,在花間樹下歡唱歌舞,金樽玉瓶中開懷暢飲;終日只想如何活著以繼續享樂。但一期壽終,仍然逃不了死魔。不如趁此三寸氣在而趕緊念佛,以確保命終往生極樂。
<道霈.演>:雖然身邊富有錢財,晝夜盤算如何享樂,不知何時命終撒手,這一切身外之物都歸別人所有,豈不白忙一場? 人生最笨的是忘了開發自家本有的寶藏(如來藏中,一切具足,應用自在),卻忙於貪取身外無用的瓦礫(內外五欲,皆非實在,不能佔有);何不早些看破,全部拿來布施,然後心無牽掛的念佛往生,西方淨土才真的是眾寶莊嚴,隨意所須而受用不盡。
4.難免衰殘老病
1休誇氣力強盛。朱顏能得幾時,白髮忽然滿鏡。有限光陰盡來,無常殺鬼催並。不如及早念佛,悟取彌陀自性。
2世間若箇能信,只恃氣血剛強,那思老病跟定,一旦纏綿枕席,八苦交煎難禁,勸君趁健念佛,直入蓮胎托孕。
<梵琦.析>:不必誇口以前如何強壯,記憶中紅潤的氣色不再上臉,照鏡子斑白的鬚發忽然滿頭。有限的壽命結束之時,無常殺鬼便來催促。與其隨業輪迴,不如趁早念佛,往生彌陀淨土而悟取真如自性。
<道霈.演>:世間哪個事物可信靠呢? 一般人只仗著當前的氣血剛強,卻不想從出生就預先註定的衰老與疾病,總要等到臥病在床,飽受八苦的煎熬而不自禁。勸請大眾最好及早念佛,直入西方,蓮華化生,永離娑婆凡胎「五陰熾盛」之苦。
5.任你千般快樂
1饒君萬種方略。何由永固此身,謾說長生妙藥。非久形神脫離,爭容頃刻停泊。不如及早念佛,淨土方為安樂。
2豈知樂是苦因,通身都是罪業,永劫不免沉淪,善惡冥中有簿,件件錄上姓名[7],普勸一心念佛,慧光燭破迷情。
<梵琦.析>:縱使你有千萬種人為的謀略,也不可能永久保固這個肉身,更不必瞎說長生不死的之妙藥。沒多久形體與神魂就彼此分離,豈容你多一刻的停留。不如趁早念佛往生,西方淨土才是究竟地安樂。
<道霈.演>:凡夫享樂之時,不知五欲之樂乃是眾苦之因,《雜阿含1285經》:「欲生諸煩惱,欲為生苦本。」《法華經.譬喻品》:「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。」《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多欲為苦;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。」《龍樹菩薩傳》:「欲為苦本,眾禍之根,敗德危身,皆由此起。」世間人無明煩惱重,由貪欲之求而無惡不作,造種種罪業,長劫淪墮三惡道而受苦無盡。俗云「陰間生死簿,善惡全記錄。」《太上感應篇》:「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若要今生就消業離苦得解脫,只有一心念佛,求生極樂,仰賴彌陀的智慧光明,照破我輩的萬古迷情。
6.無常終是到來
1三界眾生可哀。如入寶山相似,自甘空手而回。彌陀全體呈露,淨土隨方展開。不如及早念佛,轉身得坐蓮台。
2萬般一旦拋開,空占青山片地,徒將白骨深埋,了無一物是我,豈有纖毫帶回,普勸預先念佛,蓮根厚自栽培。
<梵琦.析>:輪迴於三界的眾生是愚迷可憐的。今生雖得寶貴的人身,活在有佛法的世間,不能用心修學以了生死;卻甘於入寶山空手而回。彌陀救度眾生的本願於各種經中完整顯示,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也在眾生心中隨意展現。不如趁早念佛,轉娑婆之身向淨土之國,命終即得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持七寶蓮台來迎接,順利往生。
<道霈.演>:終有一日,「死」無常到來,世間所經營的萬般活計,瞬間拋捨斷開,徒然佔得一片荒地,埋葬這一身白骨;除此之外,沒有任何事物是我的,一絲一毫也帶不走, 范成大<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>:「縱有千年鐵門限,終須一個土饅頭。三輪世界猶灰劫,四大形骸強首丘。」《紅樓夢》:「世人都曉神仙好,唯有功名忘不了,古今將相在何方,荒塚一堆草沒了!」《現代禪的教育》:「百般珍惜的身體,最後終將腐爛、青腫、蟲咬、化為白骨,何況是附屬於此身的妻子、兒女、事業、地位、名譽、財富呢?」「人生就是這樣,一副棺材等著你。」若不想繼續這樣埋骨荒邱,空過一生,應互相勸勉生前預先念佛, 厚栽極樂化生的蓮根。
以上六句(六段)是慨嘆娑婆眾生的可悲可哀,亦如〈歸去來讚〉〈無常偈〉云:
歸去來,魔鄉不可停!曠劫來流轉,六道盡皆經,到處無餘樂,唯聞愁嘆聲!
人間匆匆營眾務,不覺年命日夜去,如燈風中滅難期,忙忙六道無定趣;未得解脫出苦海,云何安然不驚懼?
由這六句(段)的提醒,讓人對於年命日促、死期逼近,而苦海長淪、解脫無期的業報有所「驚懼」,了知娑婆乃是「魔鄉」,不可愛、不可留;而能捨下世間種種眾務的經營,轉而尋求出離六道、趨向涅槃之方;而佛法八萬四千門,何者約時而被機,且易行而速成呢? 道綽大師《安樂集》云:「若教赴時機,易修易悟,若機教時乖,難修難入。」這就是末兩句(段)所指向的「諸佛大慈,勸歸淨土」。《靈峰宗論》<示朗然>:「世情淡一分,佛法自有一分得力;娑婆活計輕一分,生西方便一分穩當。」[8]
7.唯有徑路修行
1實從自心發生。不離如今正念,頓除歷劫無明。癡人尚自執著,濁染何由廓清?不如及早念佛,菩提道果圓成。
2一日勝過千生,只貴當人行願,亦復仗佛光明,三昧時時成就,罪垢念念冰清,普勸信心念佛,蓮臺上品標名。
<梵琦.析>:這個勝異方便[9]之捷徑(念佛)法門,其實是從眾生的清淨自心中顯發,不離于當下的一念真如本性;若悟得此心,頓時伏除多劫以來的無明。可惜,愚迷凡夫不能了此本心,而依然執著於見聞覺知之假我,及「根塵識和合」緣生的種種濁染世間法,妄心與妄境互相糾纏,如何才能釐清?不如趁早念佛,往生極樂之後,彌陀功德力的加持,即得圓滿成就無上菩提之道果。
<道霈.演>:之所以是修行的「徑路」,乃因念佛一日,勝過通途千生;既貴於行者的篤行與切願,更仰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;若能一心不雜,即可成就念佛三昧, 或如《觀經》云:「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。」有如此的多利益、勝方便,大眾即應至心信樂,稱念佛名,現前當來於上品蓮臺註記其名而往生。
8.但念阿彌陀佛
1此心念念是佛。佛外更無別心,心外更無別佛[10]。吹開萬里白雲,湧出一輪紅日。寶樹華池現前,語言文字難述。
2不須別求法門,直下轉凡成聖,一似北溟化鯤,句句珠聯不斷,字字鏡照毋昏,見佛隨念即見,娑婆淨土休論。
前七段的第七句,<梵琦.析>與<道霈.演>不約而同的以「不如及早念佛」、「普勸oo念佛」為轉進,娑婆之苦已悉知,淨土之生須早辦;兩位都是禪師,或沒讀過善導大師的完整著作,卻不約而同的以其禪法而析、演善導師的〈勸化偈〉,雖不離「唯心、自性」之旨,於勸令「念佛」往生淨土,亦有弘揚之功。
<梵琦.析>:於今之計,唯有一心稱念阿彌陀佛;眾生念佛之心當體是佛,心佛相應為一體,除此之外,無別心亦無別佛。若了得此意,如吹散空中萬里白雲,自然湧現一輪落日。落日所向的西方極樂,七寶嚴飾的行樹、蓮池現在眼前,這樣的心境,不是世間的語言文字所能描述。
<道霈.演>:只管專念彌陀佛名,不須另修雜行;至心稱名可相應於彌陀本願功德力,直下「佛入我心,我入佛心」,「不斷煩惱得涅槃分」,轉凡情成聖性,恰似《莊子.逍遙遊》之喻:「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;……化而為鳥,其名為鵬。」是一種生命的不思議質變。若能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一句又一句如串珠相聯而不間斷,六字名號一字又一字如引鏡自照而不昏沉,一心不亂,則隨其念即可見佛;如幽溪傳燈《淨土法語》云:「果能如此,則此人雖未脫娑婆,不是娑婆之久客;雖未生極樂,已是極樂之嘉賓。臨終正念現前,往生極樂必矣。」又何須分別娑婆與淨土?
後兩句是欣願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,應即順此阿彌陀佛所示之徑路而修,一心稱念佛名而速即往生彌陀淨土而成佛,亦如〈歸去來讚〉、〈無常偈〉所云
畢此生平後,入彼涅槃城!
各聞強健有力時,自策自勵求常住。
善導師〈勸化偈〉依「厭穢欣淨」的對比而導向「切願往生」,由「安心」而「起行」、「作業」,看似次第井然而行持複雜,然而,所謂三心、五念、四修,不外乎《法然上人全集》歸納的總持:
皆含於「稱南無阿彌陀佛,決定往生」之想念中。
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,唯相續念佛,直至臨終往生也。
如此簡要易行而功高的念佛法,故名為「徑路」修行也。如《往生禮讚》云:
彌陀世尊,本發深重誓願,以光明名號,攝化十方,但使信心求念;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一聲等,以佛願力,易得往生。
《法事讚》:
如來出現於五濁,隨宜方便化群萌,……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,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,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。
念佛乘佛願而往生得不退的「便捷速往」之徑,乃彌陀本願、釋尊廣宣的二尊之教,特為末法五濁,惑深罪重而無力自救的眾生(我輩),別開易行方便之門;是故諸多大乘經及祖師論,乃至台賢禪密性相各宗派,皆異口同聲而隨喜讚嘆、撰文勸請,可謂諸佛與教界共襄盛舉之一大事因緣也。
結語
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所謂二河之間的「白道」,又窄又短,行者「念佛」直往,很快(須臾)就到彼岸,也不須搭船乘舟,是一條離苦得樂的小(方便)徑。後代弘揚淨土念佛者,多有以「徑」為「稱名必生」之喻。如宋.王日休《龍舒淨土文》、元.天如惟則《淨土或問》、元.優曇普度《廬山蓮宗寶鑑》、明.圓照宗本《歸元直指》……,或云「超脫輪迴之捷徑」,或云「出三界之徑路」,或云「至極省要,至極徑捷」,或云「渡苦海之巨航,生西方之徑路」……;而推廣其義的是明.蓮池大師《彌陀疏鈔》說,念佛往生是一切法門之「捷徑」、「普門」,而「口稱佛名」是徑中之徑;清.張師誠更推而極之云「念佛往生,古稱徑路。……持名,是為徑路之中徑而又徑。」且為此編輯專書,名曰《徑中徑又徑》。書中亦引善導師<勸化偈>[11],並釋云:
當觀此身,目暗耳聾,髮白面皺,背傴腰曲,骨痛筋攣,步履龍鍾,精神昏塞,警如夕陽西照,光景須臾,衰草迎秋,凋零頃刻。……當觀此身,四大不調,百骸欲散,飲食漸減,醫藥無靈,便利牀敷,呻吟枕席。譬之魚遊釜內,倏忽焦縻,燈在風前,剎那熄滅。……何不猛省無常,戰兢惕勵,諦思淨土,決志往生,放下萬緣,一心念佛!
以「當觀此身」無常之老病死,三苦重疊,以相警䇿;勸請大眾厭捨娑婆,欣求淨土,一心念佛,必得往生。因為:
我佛悲憐,用垂拯救,欲令橫超三界,特開淨土一門,四十八願之宏深,入人心而徧加攝受;十萬億程之遙遠,仗佛力而不隔須臾。託質蓮胎,享自然之衣食;棲神淨域,免他道之輪迴。是男是女總堪修,若智若愚皆有分。
總結以上論述,可知善導師<勸化偈>雖只八句48字,就世間人老病死之結局,平實說來,切中了眾生心力交瘁的痛苦與恐懼;並以此警勸大眾,應即轉身向佛;在罪業深重而來日無多的窘迫下,唯有信受、歸向彌陀本願救度的「徑中之徑」,一心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往生西方極樂,才是易行疾至而圓滿成佛的不二門。也因此打動人心的內容,故歷經宋元明清至今,不斷的被引述、演析,既深且廣的影響了學佛人。
[1]明嘉靖版《五部六冊》合校、《歸元直指》、吳信叟<歸去來>、法照大師<歸西方讚>、幻住居士仼彪<擬淵明歸去來>、宋.戒度(拙菴)禪師<追和淵明歸去來辭(并序)> ……
[2] 1.明.梵琦<析善導和尚念佛偈>八首;2.清.道霈<演善導和尚普勸念佛偈>八句
[3]《雜阿含》265經云:「觀色如聚沫,受如水上泡,想如春時燄,諸行如芭蕉,諸識法如幻。」是通說,《維摩詰經.方便品》則細說:「是身如聚沫,不可撮摩;是身如泡,不得久立;是身如炎,從渴愛生;是身如芭蕉,中無有堅;是身如幻,從顛倒起;是身如夢,為虛妄見;是身如影,從業緣現;是身如響,屬諸因緣;是身如浮雲,須臾變滅;是身如電,念念不住;是身無主,為如地;是身無我,為如火;是身無壽,為如風;是身無人,為如水;是身不實,四大為家;是身為空,離我、我所;是身無知,如草木瓦礫;是身無作,風力所轉;是身不淨,穢惡充滿;是身為虛偽,雖假以澡浴衣食,必歸磨滅;是身為災,百一病惱;是身如丘井,為老所逼;是身無定,為要當死;是身如毒蛇、如怨賊、如空聚,陰、界、諸入所共合成。……此可患厭,當樂佛身。所以者何?佛身者即法身也!從無量功德智慧生,從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生,從慈、悲、喜、捨生,從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柔和、勤行精進、禪定、解脫、三昧、多聞、智慧諸波羅蜜生,從方便生,從六通生,從三明生,從三十七道品生,從止觀生,從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生,從斷一切不善法、集一切善法生,從真實生,從不放逸生: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。」
[4]《勝鬘經》:是阿羅漢/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,有二種,……「住地」煩惱,及「起」煩惱。……「見一處住地、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有愛住地」,此四種住地,生一切「起」煩惱。起者,剎那心剎那相應。……心不相應「無始無明」住地。……此四住地力,一切「上」煩惱依種。……無明住地力,於有愛數四住地,其力最勝,恒沙等數上煩惱依,亦令四種煩惱久住。阿羅漢辟支佛智,所不能斷,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。
[5] 慧淨法師〈「人生目的」與「後生大事」〉
[6] (泉州、廈門的福建話) 容易、便利。「下坡不走,快便難逢」,乃禪門語,如《碧巖錄》卷九/81:「就身打劫,下坡不走,快便難逢。著!」下坡路不快點走,如此捷便的機會,恐難再遇。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張浩遇鶯鶯》:「下坡不趕,次後難逢。」機不可失,時不再來。
[7]陰曹地府權力最大的「判官」有四位:掌生死簿、掌善簿、掌惡簿、掌刑罰。
[8]圓瑛法師《阿彌陀經.要解/講義》:厭字,是修行基礎。若無厭離,那得欣求。……世人對此世界不生厭者,皆是不覺悟也。......果能覺悟人生「苦,空,無常,無我」,深生厭離,則厭堪為入道之門也。
[9]蕅益大師《靈峰宗論》<示王心葵>:有「世間」方便:佈施、愛語,孝、悌、忠、信等,是也。有「出世間」方便: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、不淨、數息、因緣、遠離、知足等法門是也。有「出世上上」方便:十波羅密、四攝、四辯、八萬四三昧總持等是也。有「不思議勝異」方便:信自性中、實有西方現成佛道之阿彌陀如來,唯心中、實有莊嚴之極樂世界。深心宏願,決志求生。……此法門中點鐵成金手段。不歷僧祇,頓階不退,名「絕待妙」也。 <示陸喻蓮>:超生脫死,捨淨土一門,決無直捷橫超方便;而生淨土,捨念佛一法,決無萬修萬去工夫。<參究念佛論>:了義中最了義,圓頓中極圓頓,方便中第一方便,無如淨土一門。
[10]《馬祖道一禪師語錄》:汝等諸人,各信自心是佛,此心即佛。………楞伽經以佛語心為宗,無門為法門。夫求法者,應無所求,心外無別佛,佛外無別心,不取善不捨惡,淨穢兩邊,俱不依怙。……汝但隨時言說,即事即理,都無所礙,菩提道果,亦復如是。
[11] 該書誤植為「傅大士云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