涅槃智慧舟與淨土本願船(象山慶’23.4.24)
一.佛教之舟(船/舫/筏)、海(河)、渡
佛法以行善止惡、破迷啟悟,修行成佛,救渡眾生為重點;在佛菩薩的說法中,常用各種譬喻以顯其義[1],其中最重要的是「乘」[2]與「度」--若以陸地,則是車(白牛車)與菩薩道,從凡位到佛地;若以海洋,乃是船(妙法船)與普渡門,從此岸到彼岸。
與「舟」相關的是「海」與「渡」,佛教常將娑婆人生喻為「苦海、生死海」,眾生於其中沉溺、輪迴,頭出頭沒,受苦無盡。而佛法的解行,喻如「船」,能讓人開悟、超脫,越生死海,到涅槃岸,此謂之「渡」,這又與「信」「智」[3]有關,願上船是信,能渡海是智。此「信、智」皆來自於佛的言教與導引,《佛本行經》卷7:
《福蓋正行所集經》卷12:
因此,佛為「大船師」,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卷1:
然「大法炬」引導眾生,於生死海作「大船師」,憐愍眾生猶如赤子,於一切時,恒施安樂。…………恆為妙法船,能截愛流超彼岸。
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》卷1:
大海舟船,而無商主,其中有情,多所漂溺,涌浪洄澓,破壞沈沒,種種諸難,常有憂患,求於「吉祥無上船師」,以為依怙。
所駕之船為佛乘、法船[4]、慈舟(航),或般若船、一切智船, 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》卷9:
亦如商主入海採寶,要得船師,方達寶所,隨意而取;菩薩亦爾,以五波羅蜜多,而為舟舡,載功德寶;要因「般若」波羅蜜多,無上舡師,至於彼岸。
《大乘寶雲經》:
我當造作「智慧」舟航,度諸眾生於生死海。
馬鳴菩薩《佛所行讚》:
眾生沒苦海,眾病為聚沫,衰老為巨浪,死為海洪濤;……當乘智慧舟,超度生死海。……眾生悉漂沒,生死之大海,為脩智慧舟,云何欲令沒。……癡冥為巨海,邪見為濤波,群生隨愛流,漂轉莫能度;智慧為輕舟,堅持三昧正,方便鼓念檝,能濟無知海。……生老死大海.智慧為輕舟。
《萬善同歸集》卷6,自述其於「劫濁時訛,志微根鈍,我慢垢重,懈怠障深」之世,而造此論之意云:
是以廣引祖佛之深心,備彰經論之大意,希悛舊執,庶改前非,同躡先聖之遺蹤,共稟覺王之慈敕,無虧本志,免負四恩。齊登解脫之門,咸闡離生之道,成諸佛業,滿大菩提。塞邪徑而闢正途,堅信根而拔疑刺,備波羅蜜之智楫,駕大般若之慈航,越三有之苦津,入普賢之願海,渡法界之飄溺,置涅槃之大城。往返塵勞,周旋五趣,不休不息,無始無終,未來窮而不窮,虛空盡而無盡。
這可說是「以佛法為舟航,渡有情而出苦海」最完整的敘述,其中凸顯的是辟邪(外道邪見)啟信(佛說正道),六度齊修而般若為舟,得以離苦(生死)得樂(涅槃),並迴入娑婆而廣度眾生。
亦有以八正道為渡船者,《大乘同性經》上:「勤行八聖道者,似正疾風吹於船舶。」《寶積經》68:「斯諸世間天人眾,生死苦惱之所逼,願度群生於有海,演說八正大船路。」《大智度論》卷71:「眾生沒在四流水中,佛以八正道船,引著涅槃洲上。」《易行品》云:「乘此八道船,能度難度海,自度亦度彼。」有云:此乃修行涅槃的八種方法與途徑,又稱「八船、八筏」。
此外,有所謂「三舟」[5]「六舟(六波羅蜜)」;得人身而不學佛,如「泥船渡河」……,種種譬喻之意象豐富。船,有大有小、有快有慢、有耐久有易沉……種種差別,須慎擇而登上,乃能順利的渡海到岸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77:
(善知識者)如濟客,令出生死暴流故;如船師,令到智慧寶洲故。……(承事一切善知識)應發如舟船心,往來不倦故。……於善知識,生船師想;於所說法,生舟楫想;於所修行,生到岸想。
濟客與船師、舟船與舟楫,都是令眾生渡海「到岸」的譬喻;這是佛菩薩「善知識」的功德力用,所謂「慈航普渡」、「千處祈求千處現,苦海常作渡人舟」;一切有情及學佛人從迷到悟、從煩惱到解脫、從凡夫到成佛,隨時有賴於善知識的開示與提攜,尤其末法五濁之世,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,諸天勸請大迦葉云:
法船欲破,法城欲頹,法海欲竭,法幢欲倒,法燈欲滅,說法人欲去,行道人漸少,惡人力轉盛;當以大慈,建立佛法。
上引經文,反覆提及的是「智慧」度生死、乘「智慧舟」到彼岸、「般若波羅蜜多」無上舡師、「智慧」舟航度眾生、「大般若」之慈航、令到「智慧」寶洲[6]……著重於「智慧」(般若),相應於《大智度論》卷1所云,佛法大海「智為能度」的教示。
有學者說:佛教關於「宇宙」的創生、災害,都與海洋文明有重要關係。有了「水」,世界才有生命力,「火」與「風」只是助緣。「海」是水之組成,是世界的動力,生命的基礎,變化的本因[7]。佛經中多以「海」為喻,或與此有關;有「海」,須「渡」,則有「船舶」與「船師」,這即是佛法的智慧與引導者,也就是「三寶」[8]。《法然上人全集》:
施肉與商人故,今成船師中「大船師」。……以「智慧船筏」,渡生死大海。
然而,佛法流布的內陸,也有以「河」「筏」為喻的,如《金剛經》:「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在中國,如杯渡禪師「浮木杯於水,憑之渡,不假風棹,輕疾如飛。」[9]菩提達摩搭船「渡海」來華之後,也有了「一葦渡江」[10]的傳說。這兩則的重點在以「神通」度世人,無船亦無師。較特殊的是《六祖壇經》:
(五)祖相送直至九江,驛邊有一隻船子,祖令惠能上船,五祖把櫓自搖。惠能言:「請和尚坐,弟子合搖櫓。」五祖云:「合是吾渡汝。」能云:「迷時師度,悟了自度;度名雖一,用處不同。惠能生在邊方,語音不正,蒙師付法,今已得悟,只合自性自度。」祖云:「如是!如是!以後佛法,由汝大行!」
此段中,有江、有船、有櫓、有師、有法、有度,且禪宗師徒的「破迷啟悟」,即是以言下相應的智慧為度。
二.阿彌陀佛大(本)願船
前述佛教的「船」與「度」,重在「智為能度」,是乘智慧舟,度煩惱海而證涅槃。在淨土門,則專於「信為能入」,乃乘大願船,越生死海而生淨土。宋.楊傑(1023—1092)<淨土十疑論>序云:
娑婆,穢土也;極樂,淨土也;……其淨穢,壽量,苦樂,生死,如是差別,而眾生冥然不知,可不哀哉。阿彌陀佛,淨土攝受之主也;釋迦如來,指導淨土之師也;觀音勢至,助佛揚化者也。如來一代教典,處處叮嚀,勸往生也。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,乘「大願船」,泛生死海,不著此岸,不留彼岸,不止中流,唯以「濟度」為佛事。
陳瓘(1057-1124)<後序>云:
釋迦如來,起大慈愍,於穢濁中,發大音聲,讚彼淨土上妙之樂,於生死中,為大船師,載以法船,令趨彼岸,晝夜度生,無有休息。然而彌陀之岸,本無彼此;釋迦之船,實非往來。……彌陀說法,遍光影中,而釋迦方便,獨指西鏡。
娑婆之苦與淨土之樂的對比,是祖師大德勸諭眾生「厭此欣彼」的根據;釋尊與彌陀,從因位發願修行到果地證滿成佛,始終不捨的是「一切有情」之遍受六道輪迴苦,而不自知,亦不求出離;為此而發起大悲心,乘駕大願船,往來生死海,運載苦眾生,皆令往生西方,永受無上妙樂。此處所云釋迦之「法船」或彌陀之「願船」,皆為了「濟度」眾生登彼岸,雖於理上「不著此岸,不留彼岸,不止中流」、「本無彼此,實非往來」,卻不礙於事上「慈愍方便,獨指西鏡」,這就是淨土門「指方立相」為佛事的特色。《龍舒淨土文》(?~1173)淨土總要五:
《淨土傳》云:「阿彌陀佛與觀音、勢至二菩薩,乘大願船,泛生死海,就此娑婆世界,呼引眾生,上大願船,送至西方,如肯往者,無不得生也。」[11]觀此,則是佛與菩薩,憫念眾生沈淪苦海,無由得出故。自以誓願威力,招誘人生淨土。如舟人招誘行人登舟,送至彼岸也。人唯恐不信耳,若信心肯往,雖有罪惡,亦無不得生。……為其慈悲,故見眾生沈於苦海,而欲濟度;為其有大威力,故能遂濟度之心、成濟度之功。
唐.迦才大師《淨土論》云,淨土三尊(西方三聖)以「大願船」呼引眾生,渡生死海,到淨土岸;這是鮮明的比喻,且重在彌陀的「招誘」之願及眾生的「登舟」之信,兩相呼應而成就;《龍舒淨土文》釋云,這是由於阿彌陀佛所發「四十八願」的功德力;就佛而言,若無「慈悲、度眾、大威力」,則不足為佛;在眾生,若有「信心、肯往」,則無不得生;此文所說,先是「願」在彌陀,「信」在眾生;其次,眾生因信而願,登上彌陀之船,共同成就了「濟度/往生」的功德。明.傳燈大師(1554—1628)《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》云:
娑婆眾生雖能念佛,浩浩見思,實未伏斷,而能垂終,心不顛倒者,原非「自力」而能主持,乃全仗彌陀,乘大願船,而來拔濟,雖非正念,而能正念,故得「心不顛倒」,即得往生。
此文論及「彌陀大願船」的特色: 念佛眾生的臨終正念(心不顛倒),全仗佛力的拔濟。亦即蕅益大師《彌陀要解》:「唯有信願持名,仗他力故,……故得無倒,自在往生。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,特為保任此事。」這就是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》所云:「臨命終時,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,前後圍繞,來住其前,慈悲加佑,令心不亂。」如前引文,彌陀大願船「晝夜度生,無有休息」,隨時都在娑婆苦海中巡航、撈救[12],因此,念佛人的「正定聚」是平生業成,但具體的實現是臨終接引[13]。曇鸞師《淨土論註》云:
易行道者,謂但以信佛因緣,願生淨土,乘佛願力,便得往生彼清淨土;佛力住持,即入大乘正定之聚,正定即是阿毗跋致。譬如水路,乘船則樂。
引龍樹菩薩《易行品》的「水路乘船」喻以說明:若眾生以信佛願生之心,乘彌陀願力之船,生彼淨土,即是「以信方便,易行疾至阿惟越致」。案,此文的重點不在於陸路或水路,而是交通工具--步行雖苦,「搭車」則樂;乘船雖樂,「游泳」則苦;因此,步行或游泳,是靠「自力」的「勤精進」[14],搭車或乘船,則是靠「他力」的「異方便」;前者「難行緩至」後者「易行疾至」。日.親鸞《淨土高僧和讚》:「龍樹大士出於世,教導難行易行道;流轉輪迴之我等,乘入弘誓大願船。」《往生論註》又云:
所言不虛作住持者: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,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。願以成力,力以就願;願不徒然,力不虛設;力願相符,畢竟不差,故曰成就。
願如船(承載/慈悲),力如風(動能/功德);乃諸佛菩薩「因位」之本誓(願),於「果地」而發用(力);眾生有(往生/成佛)願而無力(修行/功德),須賴法藏(菩薩)因願,彌陀(如來)果力,「是法界身,入眾生心」,乃得成就此事;此或即「以果地覺,為因地心[15];因賅果海,果徹因源[16]」;在念佛眾生,乃以阿彌陀佛因果相應之本願功德力,為往生成佛之憑據,此即天親菩薩的<本願取意文>:「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;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」亦如善導師《觀經疏》:「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[17],為增上緣也。」
道綽師(562-645)《安樂集》云:
善知識者,是汝大船,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。
如《智度論》云:「譬如二人,俱見父母眷屬沒在深淵。一人直往,盡力救之,力所不及,相與俱沒。一人遙走,趣一舟船,乘來濟接,並得出難。菩薩亦爾,若未發心時,生死流轉,與眾生無別。但已發菩提心時,先願往生淨土,取大悲船,乘無礙辯才,入生死海,濟運眾生。」
以善知識為大船,如前引《華嚴經》卷77所說;又引《智度論》之文,不見於【大正藏】本,或從他書「轉引」,或由論文「取意」, 前者如隋.智者(538-597)《淨土十疑論》云:
菩薩有二種,一者久修行菩薩道,得無生忍者。……二者未得已還,及初發心凡夫。凡夫菩薩者,要須常不離佛,忍力成就,方堪處三界內,於惡世中,救苦眾生。故《智度論》云:具縛凡夫,有大悲心,願生惡世,救苦眾生者,無有是處。何以故?惡世界,煩惱強,自無忍力,心隨境轉,聲色所縛,自墮三塗,焉能救眾生。……又《智度論》云:譬如二人,各有親眷,為水所溺,一人情急,直入水救,為無方便力故,彼此俱沒。一人有方便,往取船筏,乘之救接,悉皆得脫水溺之難。新發意菩薩,亦復如是如是,未得忍力,不能救眾生,為此常須近佛,得無生忍已,方能救眾生,如得船者。……凡夫無力,唯得專念阿彌陀佛,使成三昧,以業成故,臨終斂念得生,決定不疑,見彌陀佛,證無生忍已,還來三界,乘無生忍船,救苦眾生,廣施佛事,任意自在。……如人水路行,藉船力故,須臾即至千里,謂他力也。
案,所引兩段文,在今本《大智度論》中查無原文出處[18],或乃從《智論》各卷文中取意改寫[19],如第一段或取自卷39<釋往生品>,及卷93<釋淨佛國土品>:
是菩薩從初已來,性畏惡道,所作功德,願不墜墮,乃至阿鞞跋致地者;……菩薩作是念:「若我墮三惡道者,自不能度,何能度人?」
菩薩有二種:一者成就大力菩薩,二者屬因緣新發心菩薩。大菩薩為眾生,隨所應度受身,不避邊地、邪見。新發意菩薩若生是處,既不能度人,又自敗壞。
第二段或取自卷29<初品中回向釋論>:
有菩薩未入菩薩位,未得阿鞞跋致受記別故。若遠離諸佛,便壞諸善根,沒在煩惱,自不能度,安能度人?如人乘船,中流壞敗,欲度他人,反自沒水。……未入法位,若遠離諸佛,以少功德,無方便力,欲化眾生,雖少利益,反更墜落。以是故新學菩薩,不應遠離諸佛。……見佛得種種利益,或眼見心清淨;若聞所說,心則樂法,得大智慧;隨法修行,而得解脫。如是等值佛無量利益,豈不一心求欲見佛!……如度深水,不應離船;譬如病人,不離良醫。
此外,今本《大智度論》中,與這兩段文意相近的有卷35:
善男子、善女人自知福薄、智慧尠少,習「近菩薩」,欲「求過度」;譬如沈石雖重,依船得度。
卷77:
菩薩未得無生法忍,深著世間法,諸煩惱厚,雖有福德善心,軟薄不進故,為煩惱所遮,……用力艱難,譬如陸行;得無生法忍已,用力甚易,譬如乘船。……是菩薩摩訶薩,如說行般若波羅蜜,不斷佛種,常見諸佛,疾近道場。菩薩如是行,為欲拔出眾生,沈沒長流者。
卷79:
譬如乘船隨流,不自用力,而疾於陸行。
《大智度論》所說的是「新發心(學)菩薩」未入菩薩位,未得「無生法忍、阿鞞跋致,受記別」,故有二失:1.「著世間法,諸煩惱厚」;雖有「福善」,而「軟薄」不進,所作功德,可能退轉,墮三惡道;2.福薄、智淺,少「功德」,無「方便」力,不足以度眾生。如此「不能度己,何能度人」的新學菩薩,不應遠離「諸佛」,因為「值佛、見佛」有種種利益(心清淨、得智慧、得解脫),成為「大力」菩薩,則能隨「眾生所應度」而受身,且不避「邊地、邪見」,以種種「將導」因緣,救拔ㄧ切「沈沒於長流」者。文中多以「船」為喻:新學菩薩「如人乘船,中流壞敗,欲度他人,反自沒水」;以此之故,「如度深水,不應離船」,因為,「沈石雖重,依船得度」;所謂的船,是「得無生法忍」之後,度己度人「用力甚易」,譬如「乘船隨流,不自用力,而疾於陸行」;凡夫得度及菩薩度人,所依靠的是諸佛大悲大智大雄力,照朗萬有、衽席群生的功德「法船」。
回頭來看《淨土十疑論》,所謂「具縛凡夫」或「凡夫菩薩」活在這個濁惡(娑婆)世界,「煩惱強,自無忍力,心隨境轉,聲色所縛,自墮三塗,焉能救眾生」,「無方便力故,彼此俱沒」;因此,須「常不離(親近)佛,(無生)忍力成就,方堪處三界內,於惡世中,救苦眾生」,也就是有方便,能「往取船筏,乘之救接,悉皆得脫水溺之難」,這與《大智度論》之意相同;更進而指出:濁世凡夫,無力自救,「唯得專念阿彌陀佛」,平生業成,臨終往生,「見彌陀佛,證無生忍」之後,還來娑婆,「乘無生忍船,救苦眾生」,就能隨意自在的作佛事,而無障礙。這有如水路乘船,須臾即至,是「他力」也。《安樂集》亦云,凡夫菩薩若發菩提心,應先願「往生淨土,取大悲船,乘無礙辯才」,再迴入生死海中,濟運ㄧ切眾生。
《善導大師全集》中,有兩則「船」喻文:
乘船直入蓮華會,化佛菩薩與衣被.(般舟讚)
初夜偈云:煩惱深無底,生死海無邊。「度苦船」未立,云何樂睡眠?(往生禮讚)
《法然上人全集》中,以船為喻之文較多:
如是被貪瞋癡所縛,繫於三界焚籠之我等,彌陀悲母願深,持名號利劍,斷生死之絆,浮「本願之船」,入苦海之波,渡我等於涅槃彼岸。
易行道者,如海路乘船而往。……此時之我等,智慧之眼盲,行法之足跛,如是之輩,聖道難行之險路,一切絕望,唯可乘彌陀「本願之船」,渡生死之海,至極樂之岸也。
又如大石乘船,速到彼岸,此全非石之力,船之力也。
阿彌陀佛為救「惡業」之眾生,於生死大海,浮「弘誓之願船」也。猶如重石與輕麻殼,同置船中而至彼岸。本願之所以殊勝者,在任何眾生,唯稱名之外,無別事也。
不問男女貴賤,不分善人惡人,至心念阿彌陀佛,無不往生。譬如重石乘船,渡萬里之波而不沉。雖罪業重如石,若乘本願船,不沉生死波,必定往生也。不可因自身之罪業而疑本願之不思議,此謂之「他力往生」。
世間之事,亦有他力,如足萎腰折,欲行遠路,雖不可能;乘舟車故,輕易而到。此非自力,乃舟車之力,故名「他力」。……何況彌陀,經五劫之間思惟所定他力本願船乎!乘此大悲願船,必渡生死苦海,不須疑也。
此中明說阿彌陀佛「悲母願深」、「五劫思惟」所成之「本願船」,特為了度脫「貪瞋癡所縛,繫於三界焚籠」,且「智慧之眼盲,行法之足跛」的我輩,因為「聖道之險路」難行而絕望,若要消除「自身之罪業」,渡「生死之苦海」,唯能仰仗「他力」,乘托「願船」,而往生極樂,猶如「大石乘船,速到彼岸」;而其方法之所以殊勝,就在於一切眾生,「稱名」之外,無須另外加行。如此簡易必定而不可思議之「本願」行門,但須深信而「不須疑」也。
後世之淨土著作中,亦多有類似的勸諭,如《龍舒淨土文》:
譬如鐵石雖重,賴舟船力,可以渡江。……人有重罪,仗佛力者,可生淨土。罪惡雖輕,不仗佛力,亦不得生。……仗佛力而消罪惡者,亦復如是。
眾生長劫以來所造的罪業,極多且重,如何帶業往生?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就如一隻大船。眾生罪業雖重,若能至心念佛,乘上彌陀大願船,佛力加持,即可安渡生死海而往生極樂國,《往生論註》稱之為「上衍之極致,不退之風航」。明.蕅益大師(1598—1654)曾結壇持《往生淨土咒》七日,作偈云:
今以決定心,求生極樂土。乘我「本願船」,廣度沈淪眾。我若不往生,不能滿所願。……猶如被溺人,先求急到岸。乃以方便力,悉拯暴流人。
清.省庵大師《勸發菩提心文》:
下菩提種,畊以念佛之犁,道果自然增長;乘大願船,入於淨土之海,西方決定往生。
清.寬量/集《淨土救生船詩》[20]云:
淨土救生船,自謂舉六字而攝無邊教海,立一理而收無盡真詮。……。惟願法界眾生,乘此救生船,同出六道沉淪苦海,同遊四土九品果海。是知紫金臺上身登,而本願非虛;白玉毫中神化,而一心自慶。所願同見彌陀、同悟無生、同化含識、同證妙覺。……淨域難求超度筏,婆心為設救生船。……單方一味勝名醫,功效超羣宛若仙,定數分明相續念,彌陀是有救生船。
[1]《法華經.譬喻品》:「諸佛世尊,以種種因緣,譬喻,言辭,方便,說法,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……今當復以譬喻,更明此義,諸有智者,以譬喻得解。」 [2] 乘,運載之具,如舟車,喻「佛法」能載凡夫到聖地。 [3] 《大智度論》卷1:「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,智為能度。」 [4] 《宋書.天竺迦毗黎國傳》:「無上法船,濟諸沉溺。」或稱「法舟」,唐.錢起〈送僧歸日本〉:「浮天滄海遠,去世法舟輕。」 [5]以月譬「佛」,三舟喻「眾生之機感」不同。同一月,依舟之動止,而所見各異也。唐.澄觀《華嚴經疏鈔》卷17<升須彌山頂品>:「譬猶朗月,流影遍應,且澄江一月,三舟共觀。一舟停住,二舟南北。南者見月千里隨南,北者見月千里隨北,停住之者見月不移。設百千共觀,八方各去,則百千月各隨其去。」《三藏法數》:「一月喻佛,三舟喻世間眾生見佛不同。」釋養行<祩宏援引澄觀《華嚴經疏鈔》思想入《阿彌陀經疏鈔》 的解經方式> [6]麥農<乘般若船,度生死海——簡述《大悲懺法》的修持方法>:「願我速乘般若船…….願我早得越苦海。」 [7]黃夏年<《華嚴經》與海洋文明──以「世界海」為例>:佛教與海洋文明的關係,在佛教創生之後就已經開始形成。佛教關於宇宙的 創生說和災害說都與海洋文化有著重要聯繫。尹瑞麟<海洋文明與陸權文明的對抗>;三個偉大的文明中,古中國和古印度都是由大河的哺育發展起來的。唯有古希臘文明的形成脫胎於海洋。嚴格來說,古希臘文明是繼承古代兩河流域和古代尼羅河流域的文明成果,是文明中心由大河向海洋的一次轉移。<古代中國為何是大陸文明> [8]日蓮於1261年<致椎地四郎書>(如渡得船御書):於此(法華)經,聽聞一文一句而染於心者,其人是如可渡生死大海之船。妙樂大師(唐.荊溪湛然)云:「一句染神,咸資彼岸;思惟修習,永用舟航。」渡生死之大海,非《妙法蓮華經》之船,不遂所願。是以,《法華經》「如渡得船」之船者,教主「大覺世尊」,作巧智無邊之番匠,取「四味八教」之材木,以「正直捨權」作削,鋸合邪正一如,用醍醐一實為釘,放浮於生死大海,立中道一實之桅柱,揚界如三千之帆,趁諸法實相之好風,盡收「以信得入」之一切眾生,釋迦如來掌舵,多寶如來牽纜,上行等四菩薩函蓋相應,合力漕運之船。 [9]《神僧傳》卷3,《太平廣記》卷90 [10]宋.圜悟克勤《碧巖集》卷1。曹仕邦<「一葦渡江」與「喫肉邊菜」--兩個著名禪宗故事的歷史> [11]唐.迦才《淨土論》卷下:「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,乘大願船,浮生死海,就此娑婆世界,呼喚眾生,令上大願船,送著西方。若眾生有上大願船者,並皆得去,此是易往也。」陳均柔<迦才《淨土論》—以往生淨土要因論為中心>:迦才認為道綽禪師《安樂集》章品混淆,便重新搜集淨土要典,分析引述而著《淨土論》三卷,以觀想念佛為主。 [12]《法然上人全集》書簡<示或人詞>云:「阿彌陀佛,成就本願,莊嚴極樂世界:以佛眼十方遍覽,有否念我名號之人;以佛耳晝夜傾聽,有否稱我名號之人。是故,一稱一念之人,阿彌陀佛,無有不知;攝取光明,不捨其身;臨終來迎,無有空過。」又云「第一親疏對者:……修「正助二行」者,於阿彌陀佛甚為「親暱」。故《疏》上文云:眾生起行,口常稱佛,佛即聞之;身常禮敬佛,佛即見之;心常念佛,佛即知之。眾生憶念佛者,佛亦憶念眾生;彼此三業,不相捨離。」 [13] 《易行品》:「人能念是佛,無量力功德,即時入必定。」《淨土論註》:「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,剋念願生,亦得往生,即入正定聚。」……「凡夫人煩惱成就,亦得生彼淨土。三界繫業,畢竟不牽。則是不斷煩惱,得涅槃分,焉可思議?」 [14]《佛遺教經》:「若勤精進,則事無難者。」《大智度論》卷19:「善根,未生為生故,已生為增長故,勤精進。」 [15]《楞嚴經》卷四:「汝等若欲捐捨聲聞,修菩薩乘入佛知見,應當審觀因地發心,與果地覺為同為異。……欲令見聞覺知,遠契如來常樂我淨。應當先擇死生根本,依不生滅圓湛性成,以湛旋其虛妄滅生,伏還元覺,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,然後圓成果地修證。……如佛說言,因地覺心,欲求常住,要與果位名目相應。」印光大師<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>:「念佛一法,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。即此萬德洪名,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,由其以果地覺為因地心,故得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。……念佛法門,自力、佛力,二皆具足,故得已斷惑業者,速證法身;具足惑業者,帶業往生。」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問〉:「果能懇切執持憶念,則以彌陀果德,熏染自己業識妄心,熏之久久,業盡情空;心與佛合,心與道合,全眾生心,成如來藏。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;以果地覺,為因地心。」<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>:「果能具真信切願,如子憶母,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而念,……久而久之,則即眾生業識心,成如來秘密藏,所謂以果地覺,為因地心,故得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也。」 [16]唐.澄觀《華嚴經疏鈔》卷一併序:「窮理盡性,徹果該因。……一地之中,且攝一切諸地功德,信該果海,初發心時,便成正覺。……果海無言,因相可說。」宋.承遷《華嚴金師子章注》:「圓頓之理,渾融無礙。一法之上了一切法、一行之中具一切行;因該果海、果徹因源。果是即因之果,因是即果之因,平等無二相也。」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》:「徹究五周之果.該羅六位之因,則廣也.故廣說地位因果莫踰此經。若云因該果海、果徹因源,二互交徹,則顯深也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,因該果也.雖得佛道,不捨因門,果徹因也。……然因該果海、果徹因源,是古人之言。今欲具含深廣之義,云徹果該因耳。」陳玉璽<佛法果地修行的理路與應用──從華嚴圓教到彌陀淨土之路> [17] 大願、大業、大力--法藏菩薩「發願、修行」所成之阿彌陀佛的救濟力。「大願」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;「大業」是阿彌陀佛永劫修植的無量德行;成佛之後就有救度眾生的「大力」。 [18] 見<具縛凡夫>之提問。或是智者大師所據《智論》版本與今時所見不同? [19]王小明<智顗《淨土十疑論》考釋> [20]寬量,字源海、澹雲,又號西舵,四明鄞縣人,初受具于天童,次從覺照受淨土法門,光緒20年移住南山六通精舍,竭其心思,得淨土詩四十八篇,光緒二十二年題名《淨土救生船詩》而刊行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