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象山慶2022.7.9)
近日因展品逼真而引起爭議的「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展」,有人說<內行看門道!南美館「殭屍展」是在「對話」…>,也就是在探討「不同文化脈絡下,人們與亡靈、鬼魂之間如何進行對話及關係的演變,延伸宗教信仰與多元藝術呈現」;雖然各人的看法不同,影響的程度也有異,但大眾的注意力在「殭屍」的造型與效果,據說這是源於明清傳說的一種復活死屍,全身僵硬,指甲黑尖,有犬齒,怕陽光,日間躲於棺材、山洞等潮濕陰暗地,入夜後以吸食活人或家畜血液,據清.袁枚(1716-1797)《子不語》等書,殭屍有三個別名:移屍、走影、走屍……。又云:殭屍的傳說在湘西最頻繁,湘西行屍,又稱移靈,屬茅山術祝由科,源於湘西沅陵、瀘溪、辰溪、漵浦四縣,在屍體未腐化時,由術士趕回鄉安葬。又,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云,屍體變殭屍(屍變)有二:新屍突變及葬久不腐,可能的構成原因1.養屍地,2.太陰煉形之法3.新死者被邪物邪氣附身4.屍體吸收了陽氣5.人死,魂散而魄滯6.人死後殯而不葬……。
以上各種專業理論或個人看法,網路上隨手搜尋,眾說紛紜,我們外行人只能蹭熱鬧,很難判其真假,也插不上嘴,更不須依個人好惡而加入爭論。
據說印度神話中有咒「起屍鬼」,以咒術喚來鬼怪,可令其運送屍體,或將死屍變似殭屍,代為殺人。以咒法起屍使殺怨人,稱之毘陀羅(Vetāda 或 Vetāla)法[1],《十誦律》卷二:「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,召鬼咒尸令起,水洗著衣,著刀手中,若心念若口說:『我為某故作毘陀羅。』即讀咒術,是名毘陀羅成。……是作咒比丘,先辦一羊,若得芭蕉樹,若不得殺前人者,當殺是羊、若殺是樹,如是作者善;若不爾者,還殺是比丘。」這種咒術很邪惡,是佛陀所禁止的。何況,「若所欲殺人,或入禪定、或入滅盡定、或入慈心三昧,若有大力咒師護念救解、若有大力天神守護,則不能害。」殺人不成反殺幾,也很危險。
而佛經中曾以「咒術起屍」+「機關木人」比喻(六道)眾生皆是因緣和合、五蘊幻化的存有,似有相(身形)用(轉動),而無實體(我、主宰),如《入楞伽經》:「譬如有人,依咒術力,起於死尸;機關木人,無眾生體。」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:「譬如木人,及以起屍,以毘舍闍(Piśāca)[2]機關力故。」《大乘密嚴經》:「如起屍行,亦如木人因機動轉。」「起屍磁石鐵,轉動如有情。」《小品般若》卷九.稱揚菩薩品:「如來所化人,隨事能作,而無分別。……譬如工匠,於機關木人,若男若女,隨所為事,皆能成辦,而無分別。」《大智度論》卷30:
入眾生忍中已,作是念:「十方諸佛所說法,皆無有我,亦無我所,但諸法和合,假名眾生;如機關木人,雖能動作,內無有主。身亦如是,但皮骨相持,隨心風轉,念念生滅,無常空寂,無有作者,……亦無受者,本末畢竟空故;但顛倒虛誑故,凡夫心著。」如是思惟已,則無眾生;無眾生已,法無所屬,但因緣和合,無有自性。如眾生和合,強名眾生;法亦如是,即得法忍[3]。[2]
人們所誤認而執著的「我、人、衆生」,都是依因托緣而聚散、生滅之現象,唯是「諸法」、但有「假名」,而無「我」無「主」,雖有皮骨、血氣,能隨心風而動作[4],然而,細察其過程與本質,只是念念相續而無常,終歸於寂滅,其中似有人我、一異、生死、去來,而無作者與受者,從始至終畢竟是空。若於此如幻,不能明了,則起顛倒夢想而認假為實、執妄為真,就可能受騙於各種現象之差異,而起受、想,生苦、樂,翻滾於各種情感、觀念之中而不得解脫。
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卷二:「般若波羅蜜是大咒術,無上咒術。善男子善女人學此咒術,不自念惡、不念他惡、不兩念惡。學是咒術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得薩婆若智,能觀一切眾生心」。〈稱揚菩薩品〉:「行般若波羅蜜,不念不分別,如虛空、幻所化人、影、如來、如來所化人、機關木人。」因此,善學者可以借由觀、思「殭屍」或「人偶」而覺悟「五蘊」身心的無常、無我,而漸次捨離、乃至於不妄分別,亦不執著,這樣的智慧,稱為「般若波羅蜜」,其功能有如「無上咒術」,乃不可思議也。〈永嘉大師證道歌〉云:「誰無念,誰無生,若實無生無不生;喚取機關木人問,求佛施功早晚成。……觀惡言,是功德,此則成吾善知識。不因訕謗起怨親,何表無生慈忍力。」南無阿彌陀佛
[1] 「毗陀羅」起屍咒術:念咒語可令屍體起立、走路,聽人指揮,持武器傷人。
[2] 持國天王(持琵琶,主樂神)所領鬼,《玄應音義》21曰:「毘舍遮,鬼名也;餓鬼中勝者也,亦言顛狂鬼也。」《慧苑音義》下:「護持國土領二部鬼:一名毘舍闍,此云噉精鬼。二名乾闥婆,此云尋香也。」印度神話中以屍體、人的精氣為食,又名癲狂鬼、噉精鬼、食精氣鬼,或食屍者、食血肉鬼、餐屍者。
[3]眾生忍:安忍有情之嗔罵捶打或優遇;法忍,安忍一切寒熱、風雨、饑渴、老病等之非情禍害;於此二忍能安然不動,稱忍辱地。《大智度論》:「眾生中忍,如恒河沙劫等眾生,種種加惡,心不瞋恚;種種恭敬供養,心不歡喜。……甚深法中,心無罣礙,是名法忍。」《法華經》卷五安樂行品:「‘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,柔和善順而不卒暴,心亦不驚。」
[4]動作乃「百法明門」之「三位差別」的心不相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