捨自歸他→非自非他(象山慶25.4.6)
他力之信,乃阿彌陀佛與諸佛之所加持,力大無窮;不能以聖道門之(弱小)自力的「信-解-行-證」相比擬;淨土門但憑「念佛」唯一正行,從始至終,皆由信之他力為根本與支撐,一行到底,一信徹入,無次第,無轉折。
信(聞/教)-->願(思/理) -->行(修/行) -->生(證/果)
就「人/行」而立「信」的宗旨,就是從始至終、從淺至深,開放其心於阿彌陀佛本願功德而生信-->信-->信-->信……,但依佛所迴施於眾生的真實之「信」,而推動眾生厭穢欣淨的念佛之「行」,彌陀以願(弘誓攝生)立行,眾生以行(願生稱名)立信,至於意識上或「迷」或「智」無所謂,但須一念之轉(感應),捨自主(自知自覺自作證)之執而成他力之信。
究極而言,念佛人於事相上一心念佛,順佛本願,互相感應,如此單純專至的信行,超越了意識分別的「自/他」之計度。乃至一切概念的「主體/客體(能所對立)、人/我、佛/眾生」二元對立,都如泡沫幻影,不入於心、亦不思其義。如《中論》云: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。」「未曾有一法,不從因緣生,是故一切法,無不是空故」。不同宗派之判教,所較量的「自力修證」或「他力救度」,誰主誰從、誰正直誰方便,也成了多餘的諍論。《密勒日巴尊者傳》:「一心定慧之進益,遂忘宗派之異同;思維生滅皆無實,遂忘教義宗派見。」慶曰:
自性彌陀理即佛,唯心淨土身娑婆;憐彼是佛未成就,攝取往生法身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