曇鸞大師《往生論註》:
此三界,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。雖復苦樂小殊,修短暫異,統而觀之,莫非有漏,倚伏相乘,循環無際,雜生觸受,四倒長拘,且因且果,虛偽相襲。
這個娑婆(三界),是凡夫「生死流轉」的處所;業報眾生活在其中,因「煩惱」障眼顧,長劫不得(智慧)光明,故總稱為(無明)暗宅。從因到果,果又成因,循環往復,都是緣起生滅,虛偽不實。若分別說,「六道」的苦樂,各有不同:「天界」雖長受「禪定」或「五欲」之樂,但有個別的期限(壞苦);「人間」是苦樂參半或苦多樂少,而起落無常(行苦);「三惡道」乃多苦或純苦,無可樂者(三苦具足)。相較而言,各道業報的或苦或樂,彼此差距不大;一期壽命的或長或短,也只是暫時不同;但總體上,都是有漏的穢土,充滿了各種煩惱,是眾苦逼迫(三苦、八苦)而無可樂者,如<三寶歌>所唱:「人天長夜 宇宙黮闇 誰啟以光明? 三界火宅 眾苦煎迫 誰濟以安寧?」對比於淨土之大樂、永壽,則三界是受苦、是夭折,是可厭捨、求出離的。這是從「涅槃」、「如來藏」而觀之,娑婆世間的苦樂,大小,久暫,同異,或乃凡夫的相對性感受或觀念(虛妄)[1],由於意識的分別與執取,拉大了這些二元對立的距離。若是佛眼看眾生,有差別中非差別。
十方諸佛皆有四眼(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)之用,而「佛眼」乃至無所不見。《大智度論》卷39:
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,成佛時失其本名,但名佛眼。[2]
《大寶積經》卷18:
肉眼發生,能有簡擇;天眼出現,鑒諸佛土;法眼清淨,能離諸著;慧眼通達,到於彼岸;佛眼成就,覺悟開示,生無礙慧,為他廣說。」卷71:如來以佛眼,觀十方眾生,初生及與死,種種業相應。……從於分別生,貪慾瞋恚癡,猶如夢中戲,……如人作幻化,迷惑於愚人,智者終不迷,知幻不實故。……猶如深谷聲,其響無有實,是故不著世,如是觀世間。
《法華經》方便品:
我以佛眼觀,見六道眾生,貧窮無福慧。入生死險道,相續苦不斷,深著於五欲,如犛牛愛尾、以貪愛自弊,盲瞑無所見。不求大勢佛、及與斷苦法,深入諸邪見,以苦欲捨苦。為是眾生故、而起大悲心。
《圓覺經.普眼章》:
圓覺普照,寂滅無二。於中百千萬億,阿僧祇不可說,恆河沙諸佛世界,猶如空華,亂起亂滅;不即不離,無縛無脫。始知眾生,本來成佛,生死涅槃,猶如昨夢。……如昨夢故,當知生死及與涅槃,無起無滅,無來無去。……一切法性,平等不壞。
《大方等如來藏經》:
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,貪欲恚癡,諸煩惱中,有如來智、如來眼、如來身,結加趺坐,儼然不動。……常無染污,德相備足,如我無異。…….一切眾生如來之藏,常住不變,但彼眾生,煩惱覆故。如來出世廣為說法,除滅塵勞,淨一切智。……佛眼觀眾生,雖流轉五道,大寶在身內,常在不變易。
<永嘉證道歌 >:
夢裏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無罪福,無損益,寂滅性中莫問覓。……幾迴生?幾迴死?生死悠悠無定止。……諸佛法身入我性,我性同共如來合,一地具足一切地,非色非心非行業,彈指圓成八萬門,剎那滅卻三祇劫。
佛智照破諸法實相,佛眼慈觀眾生煩惱。《金剛經》:
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無色,若有想、若無想、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
佛眼如此,阿彌陀佛大悲本願所建立的淨土亦如此,娑婆眾生雖有三界六道的業報差別,從無量光(智慧)、無量壽(福德)而觀之,則是有漏有為法的「苦樂小殊,修短暫異」;阿彌陀佛於此無分別的平等攝受;如善導《觀經疏》云:
若論眾生垢障,實難欣趣;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,致使五乘齊入。
經此功德,回施眾生,悉發菩薩心,慈心相向,佛眼相看。
所謂五乘,包含了三界六道一切眾生。《入香光室》第一:
各各雖有差別不同,而一一皆蒙阿彌陀佛三昧果海,及慈悲願力,一體攝受。因是所謂三根普攝,九界全收,咸令現生報盡,脫離娑婆,同歸極樂,從此永不退轉,直至圓破無明,圓滿佛果。
可以說,三界皆穢土,六道皆苦報;表相上雖有小樂、大樂之殊,若比於西方之「極樂」,則小大若有所失;歲數上雖有短壽、長壽之差,若擬於淨土之「永壽」,則長短幾乎無異。因此,不應於三界有漏之苦樂、夭壽上計較、執取;而是,厭此欣彼,迴轉身心向淨土,於念念稱名中,蒙佛攝受而往生彼國,以「無常」的小聰明、小生命,換取「永恆」的無量光、無量壽。南無阿彌陀佛
https://blog.udn.com/6ccc7d15/179766923
《往生論註》後段相對於三界穢土之所言:
「安樂」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,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。胎卵濕生,緣茲高揖;業繫長維,從此永斷。
安樂淨土,因位是法藏菩薩以大慈悲的饒益(眾生)之心[3] ,照見了三界眾生無史以來,不斷的起惑造業,而受苦無窮,卻不懂如何自救、自拔(離苦),或不知還有什麼其他世界可去(得樂);真是可憐又可怕。
法藏菩薩因此而生悲愍救度之大願,主動的超發四十八願,經過兆載永劫的積植無量德行,而建設了「但受諸樂,無有眾苦」的清淨國土;這是由果地的阿彌陀佛之不可思議「威神力」及「(本願)功德力」所完成的。
因位的法藏菩薩之「慈悲正觀」,果上的阿彌陀佛之「神力本願」,因果相成,就是所謂的「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」[4],是從因至果一以貫之的成就;與此相對的,我們眾生有幸得聞極樂淨土的莊嚴,及阿彌陀佛的悲願,而信受、願生、稱名;這是以佛的果地功德,作我們的因地心行,「以果地覺,為因地心」,是從果向因一念相應的念佛,故而「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」,佛心徹入凡心,凡心歸於佛心,於是成了「身在娑婆而心向淨土」,或「未斷煩惱而得涅槃分」,似乎是腳踏兩條船,為什麼如此?因為淨土法門全靠「祂力」而啟信.發願.稱名.往生;法照大師云「此界一人念佛名,西方便有一蓮生」,娑婆人以業報身念佛,就可感應極樂池的清淨蓮化生;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「本願力、威神力」所加持/攝受,不可思議的結果。印光大師<無量壽經頌>云:
淨土法門,其大無外,全事即理,全修即性。行極平常,益極殊勝。良由「以果地覺,為因地心」,故得「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」。於一代時教中,獨為「特別」法門,其修證因果,不得以「通途」教義相繩。
《論註》前文:「見三界是虛偽相,是輪轉相,是無窮相,如蚇蠖循環,如蠶繭自縛;哀哉眾生締此三界,顛倒不淨。」這是法藏菩薩的慈悲正觀之相。接下來:「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,於不輪轉處,於不無窮處,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。」是超發之本願。
《論註》二十八種莊嚴,每一段的起首云「菩薩見有國土」,是慈悲的正觀,接下來「願我國土」、「願我成佛」是莊嚴的本願。法藏菩薩以「慈悲正觀」而成就了阿彌陀佛「神力本願」,也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之「威神力故(果),本願力故(因)」,願、力相依,而成就了「不虛作住持」之功用;因地發四十八願,成就了果上威神力,果上威神力圓滿了因地的每一願,如此之願、力互為因果,《往生論註》云:「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,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,願以成力,力以就願。」安樂淨土,就是因本願與果神力相成,而建立的不思議莊嚴妙土。
「慈悲正觀」來自<性功德>偈「正道大慈悲,出世善根生」。「神力本願」則源於三種成就的「願心」莊嚴,是<讚阿彌陀佛偈>的「妙土廣大超數限,佛本願力莊嚴起」。
總之,安樂淨土的三種(國土、佛、菩薩)莊嚴,皆源於因位的法藏菩薩,有見於「眾生於三界受苦無休」的「慈悲正觀」,及因此為了莊嚴(安樂)淨土而「超發本願」;也就是由正觀而發願,並以此為本而修行、而建立,其因其果都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,乃所謂「如來以無盡大悲,矜哀三界,所以出興於世,光闡道教,欲拯群萌,惠以真實之利。」南無阿彌陀佛
https://blog.udn.com/6ccc7d15/179778779
[1] 中國的世間智者,也了知觀察萬物的相對論,所在的位置(立場、角度)不同,所見的結論也有異,如《莊子.德充符》:「自其異者視之,肝膽楚越也;自其同者視之,萬物皆一也。」《莊子.秋水》:「以道觀之,物無貴賤。以物觀之,自貴而相賤。以俗觀之,貴賤不在己。以差觀之,因其所大而大之,則萬物莫不大;因其所小而小之,則萬物莫不小;……..以功觀之,因其所有而有之,則萬物莫不有;因其所無而無之,則萬物莫不無;………以趣觀之,因其所然而然之,則萬物莫不然;因其所非而非之,則萬物莫不非。」蘇軾《赤壁賦》:「自其變者而觀之,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則物與我皆無盡也。」
[2] 《法華文句》卷四下:「佛眼圓通,舉勝兼劣;又四眼入佛眼,皆名佛眼。」
[3] 《無量壽經》:於諸眾生,得大慈悲饒益之心。
[4]此句見於華嚴(唐)澄觀大師,宋.承遷和尚《華嚴金師子章注》云:「圓頓之理,渾融無礙。一法之上了一切法、一行之中具一切行;因該果海、果徹因源。果是即因之果,因是即果之因。平等無二相也。」就是說,因、果互為緣起,從因推果,從果溯因。無因,果不成;無果,因落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