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了,就歇下(象山慶2022.5.24)
有人說:「自從人類發明手機之後,好像什麼都不想要了,禮樂射御書數全都敗下陣來。……似乎什麼都顧不了,能不缺水、不停電,就阿彌陀佛了。」[1]
這樣的慨嘆,在3、4年級生,或頗有同感同戚,及少許憤世,但情緒過了,也只能低吟一句「天涼好個秋」,然後,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。若聽在當紅的Z世代、α世代 (兒孫輩)耳裡,或許不解、乃至無感,總之是漠然……..。時代往前「超跑」,文化不再「實體」,習慣於悠閒散步或慢騎腳踏車的「戰後嬰兒潮」,要跟上,很累;不跟上,很嘔,…….但,這些都是我們的過度反應與顧影自憐,與現實上的時代、文化無關,何況,社會「進化」的過程與轉變,有我們每個人的參與、造作,是眾生的共業,世代差異也是果報之一。或許有另一種生活型態,可淡化這些感受,「人間如客旅,極樂是故鄉」,從年輕就不很在乎世間的價值與成就,只想早些退休,找個鄉下的小廟,與村民坐在榕樹下,拉二胡,唱小曲,或為人解籤詩,講故事,慣看風月,將已經不屬於我們的時代與責任,輕輕地放下、默默的讓開,讓衰老的身心逐漸淡出,成為模糊的背景,終於完全隱沒…….;在一個不惹眼、不礙人的角落,過著無枷無鎖、信佛念佛,渺小而清涼的餘生,能這樣,可真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