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觀世音菩薩普門品>張火慶1988
一、西方極樂世界的觀音信仰
俗云:「家家彌陀佛,戶戶觀世音」,在中國民間的佛教信仰裡,最為人們熟知、懷念、親近的,應是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,在中國民眾生活與寄托的意義,頗為複雜,是許多人的宗教經驗。尤其兩晉以來淨土經典的陸續譯出,及唐善導大師以後祖師大德對淨土理論與行持的闡揚,「淨土法門」在佛教界廣受接納,持名念佛被認為是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、橫超三界、帶業往生的易行道;西方極樂的純淨、和平、莊嚴、富足,成為人們的欣求與皈依。在這安樂國接引眾生的,有「西方三聖」:阿彌陀佛是無量的光明與壽命,且發四十八願的至尊導師;觀世音與大勢至則以其功德願力作為輔佐菩薩。這種完美的組合,透過淨土經論的弘傳,成為信眾們牢不可破的印象。現時流行的(早晚)課誦本,起首云:「蓮池海會,彌陀如來,觀音勢至坐蓮台,接引上金階,大誓弘開,普願離塵埃。」明.蓮池大師迴向文云:「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,諸聖賢眾,放光接引,垂手提攜。」又有:「彌陀身心遍法界,觀音觀察三輪應,勢至威光無邊際,普擇有緣歸本國。」在淨土信仰裡,觀世音菩薩以「脅侍菩薩」與「補儲大士」而莊嚴其名;也就是「金冠頂戴阿彌陀如來而作其脅侍,助其教化,並且在彌陀滅後,繼承其位為極樂教主」的。《觀世音菩薩授記經》云:從前「金光明師子遊戲如來」時,有「威德國王」治理世界,有時入於三昧,從其左右湧出二朵蓮華,化生二童子(寶意、寶上),兩人均已發心成菩薩,即觀世音與大勢至。彌陀入滅後,觀音補位成佛,名為「普光功德山王如來」,而觀音滅後,勢至亦補位成佛。其後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第七觀云:「無量壽佛住立空中,觀世音與大勢至二大士左右侍立」,第十三觀言觀音與勢至輔助阿彌陀佛,普及一切教化。又有《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》云:「去此不遠,正立四方,有佛名無量壽,有菩薩名觀世音、大勢至。恆以大悲憐憫一切……。」從這些經典看到的三聖關係,完滿的攝受群機: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的極樂世界;有慈悲柔和、現世救濟的觀世音;及有勢力、以念佛三昧誘導歸依的大勢至;兩菩薩脅侍遞補,便可綿延無窮無盡,功德無邊了。
除了前述三經外,尚有如《光世音授記經》、《觀音授記經》、《悲華經》等,大致認為觀音以及阿閦毘、寶相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等,諸佛菩薩,都是阿彌陀如來的因地之子。以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蓋括十方三世諸佛的功德,並總收一切嚴淨國土的殊勝,令所有眾生得以最簡易的方法─繫念阿彌陀佛、一心不亂,即可當生成就,速出輪迴、獲無生忍,永不退轉。後漢.支婁迦讖譯《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》已提及無量清淨佛(阿彌陀佛)及盧樓恒菩薩(觀世音)的補儲關係。
二、觀音信仰的原理及特性
觀音的梵文中譯,較流行的有「觀世音」與「觀自在」兩種。從譯義,顯示了兩種取向:「觀自在」是靈明清純,無礙自在;「觀世音」則是智慧與慈悲的融合。另,「觀世音」一詞,有兩種說明,《首楞嚴經》云菩薩初修的法門是「耳根圓通」,反聞聞性,得性定解脫:
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;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。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;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。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:忽然超越出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。
而《法華經.普品門》則云菩薩悲濟的本願是「尋聲救苦」,受苦眾生若專心稱彼名號,與彼願力感應,即得救度:
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,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
二經所云,有自利與利人,自利以智,利人以悲。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總括其內涵: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自利與利人,悲智雙運,都能得大自在的解脫。兩種名號的終極意義是一致的。若側重「稱名求助的濟世本願」,則用「觀世音」。菩薩能以佛的圓智而觀察十方世界,感應一切眾生受苦求救之聲,而隨令解脫,離苦得樂。又,「觀世音」是所觀,眾生心是能觀;或說,觀音是眾生的「自內證」,念觀音即念自性,因此,眾生的得救,既是菩薩的功勞,亦是自性的解脫;所謂「菩薩清涼月,常遊畢竟空;眾生心垢淨,菩提影現中。」或「修習空花梵行,宴坐水月道場,降伏鏡裡魔軍,大作夢中佛事。」能觀與所觀、主體與客體的融合,在般若智中泯絕名相,如《金剛經》云:「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無數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
從觀音名號而生的信仰,在這個矛盾與苦惱的世間,展現了不可思議的「勇猛」,廣大靈感、應現自在,尋聲而救苦的形象。菩薩依「誓願」而存在,幾乎所有菩薩在因地修行,都曾發弘誓大願,其內容與對象的差異,成了努力的目標,並決定道果的特性。古德云:「心真則事實,願廣則行深」,菩薩為了利眾而求法、而發願、而苦行,觀世音菩薩的誓願,在《普門品》偈頌云:
汝聽觀音行,善應諸方所;弘誓深如海,歷劫不思議;侍多十億佛,發大清淨願。
┌(1)與樂─滿願─┐
慈悲┤ ├現世利樂
└(2)拔苦─救難─┘
┌(3)權說法─現身度脫┐
智慧┤ ├出世道果
└(4)施無畏─觀照般若┘
這四項涵蓋了大乘佛法的精義。有讚云:
觀音誓願妙難思,赴感應機不失時;救苦尋聲磁吸鐵,現身說法月應池;
塵剎國中咸事濟,婆娑界內更垂慈;深恩窮劫莫能讚,冀愍群萌各護持。
《華嚴經入法界品》第二十七參云:
我住此大悲行門,常在一切諸如來所,普現一切眾生之前,或以布施攝取眾生,或以愛語,或以利行、或以同事……或現色身……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……或以音聲……或以威儀……我修此大悲行門,願常救護一切眾生,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,離熱惱怖……我以此方便,令諸眾生離怖畏已,復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永不退轉。
《悲華經》云:
願我行菩薩道時,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,退失正法,墮大暗處,憂愁孤窮,無有救護,無依無舍……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,生大悲心,欲斷眾生諸煩惱故,欲令眾生得安樂故……。
《十一面神咒心經》云:
我今說之,欲利樂一切有情,滅一切惡故,心所願稱遂故。
又說誦此咒百八遍者,現身得「十種勝利」及「四種功德」。
另《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云:
今當欲說,為諸眾生得安樂故,除一切病故、得壽命故、得富饒故、
除滅一切惡業重罪故、離障難故、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、成就一切諸善
根故、遠離一切諸怖畏故、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。
並舉「十大願」、「十五種善生」、「免十五種惡死」等,以及「臨命終時,十方諸佛,皆來授手,欲生何等佛土,隨願皆得往生。」《首楞嚴經》以「身成三十二應,入諸國土」及「令諸眾生,於我身心,獲十四無畏功德」說明觀音誓願的殊勝。
總結經典所述觀音菩薩「誓願」的特徵:
1、無界限的普遍性:普門示現神通力,救濟一切災苦痛,滿足所有願希求。2、除人間的苦難,求安樂的生活。然而,眾生應以何方式感得觀音菩薩的護持與解厄?「淨土宗」念佛略分「實相、觀想、觀像、持名」四種,有難易的差別。觀音信仰以最簡易直截的「持名」─稱我名號,即得解脫;這是源於人類天性,遭遇苦難而自發的「救命」呼喊;而觀世音菩薩常以莊嚴的女身及柔和的母性,回應了眾生。由於菩薩無事不知、無時不觀的普遍靈性,視一切眾生如子女,平等無分別的救援。是無選擇的「有求必應」,包括了精神的煩悶與肉體的痛苦。《普門品》云:「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,即時觀其音聲。」《華嚴經》亦云:「願諸眾生,若念於我,若稱我名,若見我體,皆得免離一切怖畏……。」《悲華經》云:「若能稱我名字,若其為我天耳所聞,天眼所見……。」《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》則云:「汝等當一心稱南無佛、南無法、南無僧、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,大悲大名稱,救護苦厄者……。」密宗以觀世音為獨立本尊,以持咒代稱名,或兩者並行,如《十一面神咒心經》云:「我由此咒,名號尊貴,難可得聞……稱我名者,皆得不退轉地;……況能於我所說神咒,受持讀誦,如說修行……。」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加入彌陀佛號:「發是願已,至心稱念我之名字,亦應專念我本師何彌陀如來,然後誦咒。」
「稱名」的意義,除了人類天性的呼聲,另有宗教心理的深層詮釋,即「主觀的內心與客觀的本尊融合,入我我入,自內證的表現,得以解脫煩惱」;稱名三昧亦是由觀智而照見自心,開發如來藏。從內證與觀心,觀音「普門示現」的自在,就是「眾生自心的靈性」,至心唱念觀音名號而入三昧,被視為觀音的感應。
三、《妙法蓮華經.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的思想
《心經》是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子宣說「五蘊皆空」的般若,其文理透徹精妙,哲思幽玄簡明,是大乘思想的圓熟,可能從大般若經中濃縮,並附密教神咒。《普門品》的長行,反映了現世利益的希求,尤其「脫七難」、「應二求」是古人最驚怖的災厄及最關心的繼嗣;再加上「除三毒」、感應,及無所不至的攝受力等。
《法華經》譯到中國後,《普門品》特受民眾的信受奉行,有認為觀音大士與此婆娑的因緣深切;或云北涼沮渠蒙遜持誦《普門品》而消除多年的業障病,故極力推廣,成了大眾熟念的佛經。後人更由於觀世音「救苦救難」的特性,而把《普門品》與《大悲咒》、《心經》、《白衣大士神咒》、《觀音佛祖大救苦心經》、《觀音十句延命經》等編成完整的觀音法門課誦本;更進而在長期的持誦,發生並流傳許多感應事跡,亦被收錄成書,即《持驗錄》、《感應記》等,其內容有救焚、救溺、脫險、免殺、愈疾、除祟、拯隨、佑歲、賜福、得子、應化、說法、證果、瑞應……無所不能,且依時代的演進,不斷的擴充。此外,浙江南海也建立起「中國普陀山」的觀音道場;民間更流傳(楚莊王女)妙善公主修行成道的「中國觀音」;道教神譜,也出現了「觀音媽」;這都是觀世音菩薩本土化的例子,反映了:一、中國信眾對觀世音的特殊偏愛;二、以慈悲與靈感約化了觀音的形象─即「普門示現神通力」。
《普門品》有「長行」與「偈誦」,這兩分重複申說其基本觀念,長行偏於救苦滿願與示現度化的神通力,偈頌則發揮了弘願深誓與三業普觀的方便智。演培法師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》,區別為三段:
(一)長行別示
這是無盡意菩薩在法華會上向佛當機請問,佛則備示感應以答之,往返問答的過程裡,宣說了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及示現說法的化跡。又分兩層:
1、得名所以
按照《法華經》的順序,第二十四品介紹了東方妙音菩薩已得「現一切色身三昧」而任運自在的住世教化眾生之後,接著第二十五品,由無盡意代表會眾請問「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,名觀世音」?佛的回答,先是總標「尋聲救苦」作為定義,其次則別示「持名感應」──即所謂火不能燒、水不能沒、羅剎不能賊、刀杖不能殺、惡鬼不能逼、杻械枷鎖不能囚、怨賊險路不能害──解脫七難,在前面已經談到它最初只在反應原始宗教的人間希求,但大乘思想成熟後,又有學者為它附會上人性意義的解釋,如瞋恚(火)、愛欲(水)、怨殺(羅剎)、驕妒(刀杖)、詭計(惡鬼)、我執名利(杻械枷鎖)、煩惱迷惑(怨賊險路)等。這種附會固然具有某種程度的象徵作用,卻不如保存其現實外境的面目,因為接下去又有「離三毒」──貪、瞋、痴;「應二求」──求男、求女;文字表面的意思已夠充分完整,無須額外引申。在廣顯稱名感應的例證後,以「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」作結,普勸持名供養。
2、遊化方便
前由稱名感應以表現菩薩的「大威神力,多所饒盛」,是現世的利樂;這層以遊化十方說明菩薩「開示佛法,度脫迷途」,是出世的解脫,無盡意菩薩的提問是「云何遊此婆娑世界?云何而為眾生說法?方便之力其事云何?」總括了菩薩身口意三輪的度世。佛的回答先廣顯「遊化諸國」,包括三聖、六天、五人、四眾、諸婦、二童、八部、力士等,三十三身應現說法,使眾生隨緣得度。範圍雖廣,泛指三界國土特殊身分的眾生;其次答「遊於婆娑」專說此間一切有情,以施無畏而顯其妙德。最後則以「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,以種種形,遊諸國土,度脫眾生。」及「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,遊於婆娑世界」作結,並普勸供養。
(二)偈頌合顯
長行在無盡意菩薩以頸間瓔珞作供養,而觀世音菩薩轉供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塔後,已結束。接著是無盡意「以偈問曰」,以五言句重複申說,也分兩層:
1、得名所以
以「汝聽觀音行……能滅諸有苦」十句總標觀世音菩薩的弘誓大願、善應滅苦。其次以十二次「念彼觀音力」共四十八句,別顯「免三災、脫八難」的威神力。所列舉的項目與長行文僅有火坑、巨海、囚禁枷鎖、羅剎諸鬼,怨賊刀杖等相同,其餘如毒龍惡獸、蛇蝎毒煙、山頂墮落、王難臨刑、咒詛毒藥、雷電雹雨等,皆是添加的;最後以「眾生被困厄,無量苦逼身;觀音妙智力,能救世間苦」四句作結。
2、遊化方便
前層點出「妙智力」作為菩薩救苦的憑藉。接著從三業普應以廣顯「應化諸國」。「具足神通力」以下八句是身業;「真觀清淨觀」以下八句是意業;「悲體戒雷震」以下四句是口業。其次以「諍訟經官處」以下四句,及「妙音、觀世音、梵音、海潮音、勝彼世間音」來正顯菩薩的「遊於娑婆」。最後更以菩薩慈悲,能作眾生依怙,是故應常念頂禮。
(三)聞品獲益
長行與偈頌,是由無盡意菩薩與佛的當機問答。此段應是「長行」的部分,被「偈頌」隔開,改由持地菩薩向佛稱揚「聞說」的利益。因此,可視作獨立的段落,或稱為「流通分」。經文云:「若有眾生,聞是觀世音菩薩品,自在之業,普門示現神通力者,當知是人,功德不少。」這是讚歎世尊說法的特殊,並尊重「佛法難聞今已聞」的因緣,只要能參加法會、親近如來。聞說教示,都是功德無量的。為此,學佛眾生應當發願:請佛住世、勸轉法輪。最後一句是:「佛說是普門品時,眾中八萬四千眾生,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這是「時眾發心」,順著聞法功德而自性發起的勇猛精進心。也是佛經的慣例,說法完畢,會眾「歡喜讚歎、信受奉行、作禮而去」。而《普門品》以發菩提心作結,勸請一切聞法眾生,從此發心學菩薩行,與觀世音的悲願相應,才得自度與度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