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山的羅漢像(象山慶‘23.7.1)
象山靈隱寺,天寶聖道宮,北台慈惠堂,各有一群羅漢塑像,有十八尊及十六尊兩種......
佛教早期的阿羅漢,除了部分協助佛陀弘法之外,每有厭世自了,甚至有先於佛入滅而取涅槃者。然而,大乘菩薩道(佛菩提道)宣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,皆能成佛,佛弟子當以佛法成就眾生,於是有了佛滅度後受佛咐囑而不入涅槃的住法羅漢,其後,北梁.道泰譯《入大乘論》、唐.湛然《法華文句記》引《寶雲經》又有四方各四位的十六羅漢;而玄奘譯出《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》才有了較詳細的緣起、姓名與事蹟;但也只是隱居深山古洞,深入禪定,為末世福田而受供養;並無在世間活動的事蹟。
中國佛教信眾對這些源自印度的阿羅漢,又加入本土化的思想與創造,而有所謂印度羅漢的「中國化」歷程;以下即從中國歷史上羅漢圖像的演變及羅漢小說的出現,討論「中國羅漢」的造型與傳說。《增壹阿含經》第44卷/十不善品:【爾時,世尊告迦葉曰:「吾今年已衰耗,年向八十餘,大迦葉比丘、君屠鉢漢比丘、賓頭盧比丘、羅云比丘,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,須吾法沒盡,然後乃當般涅槃。大迦葉亦不應般涅槃,要須彌勒出現世間,所以然者,彌勒所化弟子,盡是釋迦文佛弟子,由我遺化得盡有漏。】又,《佛說彌勒下生經》亦載此說。
《入大乘論》:「尊者賓頭盧、尊者羅睺羅如是十六人諸大聲聞散布在諸處……守護佛法。」另《法華文句》:「准《寶雲經》第七,佛陀記十六羅漢令持佛法,至後佛出方得入滅。」
中國高僧甚多,由他們身上所顯現的特殊氣質如:超離情欲、禪定深入、預言靈驗、及遊行人間,頗受民眾的敬信;而羅漢形象的中國化主要在歷代繪畫家與雕塑家的巧思中完成, 劉澤亮,《中國五百羅漢》代序 說: 「 在繪畫時,又有將《法住記》作者與譯者慶友尊者和玄奘大師加進去的,於是十六羅漢就變成了十八羅漢。 」 ,是說 印度流傳的十六阿羅漢,在漢地的繪畫中增編為十八位之後,更中國化了;且由於經論中關於這些阿羅漢的生平資料不多,給中國藝術家更多發揮想像力的空間,而創造出一個個活潑任性而平易可親的中國羅漢。